氣候變遷的風險及機會

為因應氣候變遷所帶給產業的經營風險,由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-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組-負責召集相關單位,並參照「氣候相關財務揭露」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, TCFD)架構,透過「治理」、「策略」、「風險管理」、「指標與目標」等四項核心要素,透過辨識潛在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,掌握對台名營運的衝擊與影響,並預先訂定相關因應策略與措施,預防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與傷害。
TCFD核心要素與財務揭露行動方案
【治理】
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下設「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組」,負責召集相關單位,每年定期召開會議,盤點與確認各項風險議題對內外部的潛在影響,涵蓋氣候變遷風險的鑑別、評估與因應對策。此機制確保氣候變遷相關議題納入公司治理層級,並強化跨部門協作,以提升整體風險管理效能。
【策略】
依據業務類型及營運狀況,辨識實體風險(如颱風、洪水、極端氣候)及轉型風險(如政策法規變動、碳費與環保標準),並推動綠能環保政策,採取綠色採購、綠色營運、綠色服務三大低碳策略,以降低氣候變遷對公司財務與營運的影響。此外,公司透過情境分析,評估不同氣候變遷情境對業務、策略、財務和投資的潛在影響,分析範疇包括:
- 實體風險評估:參考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(IPCC)第六次評估報告(AR6)模擬SSP1-2.6、SSP2-4.5、SSP3-7.0、SSP5-8.5 等氣候條件對營運的影響。
- 轉型風險評估:針對巴黎協定的國家自主貢獻(NDCs)及國內環保法規進行模擬,分析法規變遷可能對企業財務、營運與產品開發造成的影響,並規劃相應的調適策略。
- 機會分析:如 2024 年因應食安事件相關保單增加 439 件,帶來保費 167 萬收入;另颱風、洪水保單雖增加 48 件,然因費率較低,保費增加約 40 萬。此類事件顯示氣候變遷雖帶來風險,亦可能衍生新商機。
【風險管理】
「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組」定期進行組織型風險評估,分析氣候相關風險的發生機率及其對業務與財務的影響,並據此鑑別重大風險與機會,制定因應策略與行動方案。具體措施包括:
- 建立氣候風險監控機制,確保公司能即時應對極端天氣事件及政策變動。
- 針對氣候衝擊較高的保險產品進行再保險評估,降低財務風險。
- 加強與供應商合作,推動綠色採購,確保供應鏈永續發展。
- 將氣候風險與機會納入財務與業務規劃,提高企業整體適應力與市場競爭力。
【指標與目標】
- 能源:2024 年更換空調及 LED 燈具,每年可減少 6.9455×104 百萬焦耳(MJ)。
- 溫室氣體:2024 年溫室氣體(範疇二)排放量為 39.36 tonCO2e。
- 水資源:2024 年較2018 年基準年用水量減少 2.46%。
- 廢棄物:2024 年行動投保保單、電子化公文與表單,約節省 A4 紙張 51,451張。
情境分析
- 實體情境
- 轉型情境
台名依據「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」與「3D災害潛勢地圖」等氣候模型,模擬氣候情境為RCP2.6、RCP4.5、RCP7.0及RCP8.5情況下,推估2100年平均雨量與最大日降雨量之增加幅度並未超過「3D災害潛勢地圖」致災標準:6小時降雨350毫米潛勢區、12小時降雨400毫米潛勢區、24小時降雨650毫米潛勢區。
▼台名總公司最大日降雨量預估
依據 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 (AR6) 的氣候變遷預測,台名總公司所在地台北市中正區可能在 2041-2060 年間,於 SSP2-4.5、SSP3-7.0 及 SSP5-8.5 排放情境下,達到 2°C 以上升溫的風險。若溫度持續上升至本世紀末,最高排放情境 (SSP5-8.5) 可能導致均溫升高超過 5°C,恐引發極端高溫事件,進一步增加用電負荷、冷卻成本與基礎設施維護成本。為因應氣候變遷帶來的高溫風險,台名已逐步汰換高耗能照明設備,推動智慧節能措施,並透過員工教育提升節電意識,以降低未來氣候變遷對營運與財務的影響。
▼台名總公司年均溫變化推估
資料來源:台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。
隨著台灣政府積極推動氣候變遷政策,台名保經面臨多項轉型風險。2023 年 1 月,立法院通過《氣候變遷因應法》,並將於 2025 年開始徵收碳費,雖然台名保經目前尚未納入碳費徵收對象,但相關法規仍可能間接影響營運成本,或未來法規範圍擴大導致額外合規要求。此外,政府設定 2030 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 2005 年減少 26% 至 30% 的目標,並持續推動金融機構落實減碳責任,這可能影響保險業在承保與投資策略上的調整。台名保經需持續關注政策變化,並提前部署減碳措施,以降低未來可能面臨的法規與市場風險。
氣候風險與機會的財務影響
台名針對氣候風險與機會之項目進行風險評估,根據衝擊程度與發聲機會進行分析排序,將衝擊程度分為低中高3級,發生機會分為不太可能、或許可能及非常可能3級,鑑別分析出中高風險項目,後續並對此擬訂適當的因應措施,以提升台名應對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之韌性。